首页  党群工作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正文

滑书记韩国交流向韩国学生介绍中国文化

发布时间:2011-11-28         浏览次数:86

中华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 
——向韩国学生介绍中国文化 
河南师大附中 滑秀林
 
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受到贵校的邀请,到釜山国际高中来参观访问。
中国和韩国,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地理上,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和两个国家在各自的发展和奋斗历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帮助,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也形成了大致相似的文化传统。所以,今天让我来向各位同学介绍有关中国的文化,我感到很高兴。
下面,我打算从三个方面来谈:一是关于中华文明,二是关于文明与传统,三是关于传统与现代。
一、中华文明
在这一个部分里,我主要想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们中国的简明历史、汉字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技方面的一些文明成就。
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的沿革。
与世界上其它早期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连续性,从未中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虽也有短暂的分裂时期,但更多的还是大一统的王朝。
我们中国人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其中的“炎”指的是炎帝,“黄”指的是黄帝。 
炎帝和黄帝其实是中国原始社会时期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黄帝族与炎帝族,以及其他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各民族逐渐融合,形成了最初的“华族”,炎黄二帝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到了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100年间,中国古代出现了三位“圣王”,就是尧、舜和禹。
尧、舜统治时期,天下出现了令人称颂的太平景象。舜帝晚期,天下遭遇洪水灾害,大禹治水有功,舜帝就把王位禅让给了大禹。
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即夏王朝,中国社会开始从原始状态向奴隶制社会发展。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来,中国人常以“华夏”为中国的代名词。
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古代经历了两个比较大的奴隶制王朝——商朝和周朝。
商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朝代,周朝则是中国古代最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周朝晚期,是古代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公元前221年,中国古代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建立,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此后,经历了两汉、隋唐、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古代中国成为同期世界上最大的封建帝国。
令所有中国人感到痛心的是,到了清朝晚期,由于当时的统治者一味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家实力逐渐衰败。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华民族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犯、掠夺和欺侮,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历史。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中国才真正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
其次,我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汉字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对联、回文诗等艺术,更是中华文的瑰宝。有人就将汉字看成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距今有8000多年。汉字真正成熟是在商朝时期,距现在大约3000多年。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到现在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后来,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汉字经历了甲骨文、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多种书体变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丞相李斯整理小篆,使全国统一使用一种书体书写文字,“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
尽管由于中国地域广阔,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到现在的文字。
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
繁体汉字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简体汉字用于中国大陆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汉字及汉字文化的传播,影响到了中国周边的许多邻国。
今天,已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包括咱们朝鲜文字,还有越南文字,在创制上可能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汉字的影响。
基于汉字文化的基础,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民族的精神与心灵史,也是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
中国文学历经3000多年没有中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体系之一,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最灿烂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学在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三个方面都成就辉煌,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学的源头可以看成是《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诞生在中国的西周和春秋时期。《诗经》中的大部分诗歌是民歌,反映了那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比《诗经》稍晚,诞生于中国南方的“楚辞”又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另一种风格——浪漫主义。同时,也产生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全盛时期,诞生了世界闻名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一些诗歌,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相信在座的同学也有能背诵出几首来的。
与唐诗并称的是“宋词”。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也可以看成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宋词以后,中国古典叙事文学逐渐兴盛起来。
明清时期,诞生了世人称道的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他们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散文”、战国和两汉时期的历史散文以及唐宋古文一起,都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凝聚,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第四,关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其中数学、农学、医学、建筑、天文历法等方面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
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中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
我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向东传播到咱们朝鲜半岛和日本;向南传播到印度;更重要的是通过丝绸之路和海路,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扩散到欧洲,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罗盘、火药和指南针,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大约从15世纪后半期开始,近代科学在西欧兴起。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理论科学,科学家努力的重点,不在于实际的应用,而在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而同一时期中国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大多属于应用科学,也因此慢慢落后于世界科技的步伐。一些人因为近代科技的落后而否定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
二、文明与传统
优秀文化是生产文明的机器,是建设文明不可缺少的动力。文明只有扎根于文化的沃土中,才能开花结果;而文明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形成。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这不仅体现在农业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本身也反过来加强了农业文明在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下面我从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三个方面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文化传统。
伦理观被前人概括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或者是仁义礼智信。在这一点上,我们中韩两国存在着很多的相似点。
孔子说:“仁者爱人”。 “仁”左边是单立人、是个人,右边是二,两个人相处的原则就是仁。
“孝”由此而生,父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应该孝敬父母,这个爱在父子两代人之间是以孝来体现的。继而推广到国家,封建社会对国就叫“忠”。
那么作为个人怎么处理和社会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和国君的关系?就是“义”。所谓义,就是“宜”,就是适当,就是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上应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叫义,所以我们说的义务就是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该尽力的事务。朋友之间要讲义气,古人说的义气就是作为朋友尽了朋友之道的风气。
信,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诚信在社会上是站不住的。古人讲立德、立言、立功,就是作为一种德性要留给社会,说的话要能对社会有用,还要做事情言行一致,要为社会立功。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伦理观。
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自己要修养好,要学习,要深思。然后由自己推广到别人,到妻子、到孩子、到兄弟,这就是所谓的齐家。然后,要把家里的道德伦理治家的方法再扩大开去,到治国。最后是平天下。平是什么意思?是均衡。不是要争夺天下,而是大家都平衡、平均,这样就和谐。
 我们传统的世界观就是:唯物。中国的所谓天并不是神,更不是人格化的神。中国的神是什么呢?就是大自然。中国的逻辑是,人就是人,天是大自然,人不是大自然生出来的,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我们传统的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其实就是“和合”, 这显然是农耕社会的特点。
我们的文化传统产生于农耕文明社会,讲合作,讲和谐,讲精神的流传,要研究天文地理,要爱护大自然,讲究“天人合一”, 这些是带有普世性的,是我们的优势。这种“和合”在我们的风俗、礼仪、宗教、艺术、制度、法律里面都有体现。
例如,过年过节走亲戚全家团圆,这就是和合;中国菜好吃,全世界闻名,这是因为烹调任何一个菜都是酸甜苦辣咸俱备,就是古人所说的五味调和。中国还讲五音和合,五方和合,五行和合等等。
三、传统与现代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有自身的价值和时代意义。
传统作为一种曾经的辉煌,也逐渐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留存到了当下,并活跃于当下,它就不仅仅是传统,还是“现代”的重要成分。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其不同的传统,这也是区别于彼此的标志。没有了传统,一个国家或民族,会随之消亡。
现代,当然是相对于传统而言。来到人们的生活中,大批实用的发明与创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业余生活。尤其是新时期的网络时代,互联网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足不出户即可畅游全球,通晓天下。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还推动着社会文明的快速进步,也带来了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
不过,在现代社会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过程中,许多传统被抛弃甚至颠覆。一些年轻人更多的喜爱并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丢掉了自己的优秀传统,这叫“数典忘祖”。
这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我们韩国或者亚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存在。近些年,我们中国的有识之士和中国政府都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策略,不仅要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保障民生幸福,保护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要引导和教育青年一代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从而使传统和现代、东西方文明更好地结合,使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新的生机。
其实,“传统”和“现代”本来就不是一分为二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学习外来的文化并传承自身历史积累而来的优秀传统,在比较中淘汰劣者,在融合中留存优者,也是这个民族和国家走向强盛与繁荣的正确选择。
以上就是我今天报告的全部内容,有不恰当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最后,也借此机会,诚恳地邀请同学们有机会到我们河南师大附中做客。我们河南可以说是中国的腹地,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微缩景观。届时,肯定能给各位同学带来对中国文化的更真切的感受。
再一次感谢釜山国际高中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感谢你们的热情接待,谢谢!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