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高一年级家访工作掠影之三

发布时间:2017-04-19 浏览次数:8

    没有人知道春风的颜色,但它却吹绿了田野和山岗;没有人指导教育的发生,但它却让人扬帆起航;没有人指导爱的力量,但它却滋润了无数人的心田。
    4月11日的晚上,春风和煦,高1613班班主任王彦崴老师当天无晚自习任务,计划完成家访一例。班中有五名上学期的“老”学生,因为更为熟悉,所有家访先自他们开始。根据家庭住址距离学校远近从中选定了张韶坤——东风路牧北小区。行程开始之前,王老师先与学生沟通好,再提前告知学生家长。出发前,王老师特意让学生与其父母通电话,交流非常融洽。七点半出发,带着学生,一路行,一路聊。七点四十,到达目的地。六楼,无电梯;临街,不喧闹。礼貌敲门,学生父母非常热情,一边寒暄,一边端出香蕉、草莓等水果。客厅明亮整洁,布置温馨。交流的过程十分顺畅、愉快,学生父亲性格内敛,母亲个性张扬,学生在侧,却更能感受到家庭亲子关系的融洽。王老师想,这样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全面的个性。张韶坤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并且一直有自己的爱好——街舞,在学习上自觉性很高,在爱好追求上,一有时间便练习街舞,班上的同学都十分乐意和他交流学习。
    4月14日的晚上,高1614班的班主任郝晓东老师去冯兆麟家进行家访,冯兆麟同学是校田径队的队员,篮球也打得虎虎生威,但在个别学科学习上略显吃力,对此兆麟妈妈对于孩子做了详细的辅导计划,每天亲自监督孩子背诵20个英语单词,但是却不见成效。针对家长的困惑,郝老师提出了“分步骤、抓实效”的方案。通过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的学习目标自己定。对于文科类语文和英语不再停留在词汇与词语的记忆上,而是注重对于试题的研习,以题目为系统成长的抓手,让孩子把学习到的词汇用起来,自己动手去查不会的词。用故事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成长的励志者,由去年科比的退役赛谈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光芒,让偶像点燃孩子心中的愿景。
    家访,我们的老师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