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初中部初二年级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7-04-20 浏览次数:11

   学生成长,离不开家校合作;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长参与。4月18日晚,金龙初中部初二年级诚邀家庭教育专家杨彭嵛老师在我校道德讲堂做题为《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的精彩报告。民盟新乡市委专职副主委高弘,河南师大附中常务副校长刘齐晋,初中教育教学部副主任周晋阳、张凤霞,初二年级全体级班主任和家长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刘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前来讲学的杨彭嵛老师表示欢迎,向辛勤培育孩子成长的级班主任和家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刘校长指出,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坚持家校合作,从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家长的个别约谈到新学期开学、期中、期末的家长会,从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到现阶段全方位的家访,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家长对学校的工作越来越满意。最后刘校长再次感谢前来讲学的杨老师和与会的家长朋友!
   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应该是应该是良性的,互动的。杨彭嵛老师结合具体事例,深入浅出,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家庭教育报告。
 
   首先,坚持一个观点。当我们和孩子产生分歧时,我们不妨这样与孩子沟通:“你说得对,在你看来,事情是这样的,你看我这么理解有没有道理!”最重要的是,调对频道再和孩子沟通。
   其次,珍惜时间资源。时间的价值,除了让人活着外,是人最重要的资源。杨老师据此引出家长关于学生拿三年时间对待学习别人经验,还是沉迷于游戏的思考,杨老师通过沙漠中的人究竟买水还是垃圾的例子,直指很多人拿自己的时间买来无用的东西。启发家长教育孩子怎么对待生命资源?分享如何看待时间,理解学习。
   第三,方法恰当正确。家长应该扩大自己的背景知识,杨老师指出家长要和孩子搞好关系,关系好,你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关系很重要,良性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良好的家庭的关系也决定家庭的一切。
   第四,遇事思考源头。任何东西都需要解释,解释源头,因为那里面有情结问题,早期的潜在问题需要我们去开掘。针对孩子的学习,我们应该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非让孩子抵触学习、甚至是厌学,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积极的、鼓励的、信任的、充满正能量的。当孩子不愿意坚持做某件事时,我们要反思,源头在哪里。
   杨老师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身临其境,就邀请两位家长登台体验。从“我想学好”、“学习太痛苦了”(这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到“我想学好”、“学习太快快了”的转变,杨老师告诉家长,人的感受是会变的,教育孩子是需要方法和一定耐心的,我们要赏识孩子,让孩子成为赞扬的焦点,相信孩子有变化的可能性,当然最终的是付出真情,那便是简单而又无言的爱,那是你的孩子!

 
   杨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家长阵阵掌声,无言已是赞美,相信这场报告给与会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也相信级班主任们在接下的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方面更有自信、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