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群工作  师德师风建设  正文

新乡师德先进群体 | 任明杰——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刻

发布时间:2022-05-19         浏览次数:2075

任明杰,封丘县一名乡村小学老师。对于乡村孩子来说,吃饭可能已经不是问题,但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很多孩子缺乏正确引导与陪伴。他用爱心、耐心、方法,踏实地陪伴着村里的每一位孩子成长。同时,虽然在村里,他利用各种途径去积淀自己,通过层层筛选,获得河南省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一等奖、河南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孤僻、内向、敏感

——“来,我教你下棋和还原魔方!”


任明杰在一所村小任教,刚接一年级时,他们班有几个孩子每天晚上都喜欢到学校找他玩,他当时很郁闷,心想:饭后和父母家人团聚在一起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为什么总是到学校找老师呢?

直到第一次扶贫家访,他发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1.大部分的孩子们家里都只有祖辈;

2.孩子们和祖辈很少有共同话题,所以晚上的时候,他们家里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热闹,反而是有点冷清。

3.当时班里有近四分之一的建档立卡户,三分之一的单亲家庭,一多半的留守儿童。这时,任老师终于明白那些孩子晚上为什么总喜欢到学校找他——他们需要陪伴。

图片

图:课间学生们围着任明杰在聊天


他又想起来之前班级里出现了打人、骂人的情况,多次的批评并无效果,当时彻夜难寐,这时,他忽然意识到他们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了感情寄托,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所有压在心里的情绪找不到宣泄的渠道,导致他们有了极端的行为——孤僻、内向、敏感,这些学生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虽然有几个学生喜欢到学校找任老师一起玩,但是大部分学生依旧和他有距离感,作为班主任,他想: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他意识到:脱贫攻坚下,国家保障了他们的物质生活,他需要给孩子们精神上的寄托,给他们陪伴,让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任老师因地因时制宜,再加上自己住校,几乎每天晚上,他都带着学生一起做手工、剪纸……当然,在做这些手工的时候,他也会和学生有意无意聊聊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听听他们的想法……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围着任老师一起玩游戏、聊天。

在周末的时候,学生也喜欢到学校找他,他带着女生做手工;带着男生玩益智类游戏,教他们下五子棋、围棋、跳棋。得知男生喜欢魔方,他就自己学会了还原魔方,之后教他们,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师生关系亲近了,而且同学们也在游戏过程中关系越来越融洽,在班集体中找到了归属感。

感情的疏导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到第二年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已经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性格也变得积极开朗,在班级里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甚至被同学推选为班干部。

 

“家里没人陪我们写作业……”

——“来我房间写,我陪你们!”


三年级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可是孩子们的家庭作业字体不工整,总让任老师担忧,本想和他们沟通,但总是想着维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下次改正就好了,可是无数个下次的等待换来的是失望。

他开始寻找问题的根源,回忆家访的种种细节,他才恍然大悟:相比较而言,任老师的房间光线充足、有专门的写作台,也有学习氛围,但是他们在家只能坐在很低的板凳上,趴在一个低矮的饭桌上写作业,再加上气氛冷清,确实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甚至多次看到学生们在村里随意找一个平台就开始写作业,有时就趴在路边的条石上写作业。

于是,任老师就允诺:他的房间孩子们随时都可以进来写作业。

他也记录下了和他们在一起学习的快乐时光。有时任老师会在他们紧张的学习之余给他们开一个小玩笑,调节一下气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一起写作业的过程中,他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1.帮助孩子们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找到了成就感;

2.孩子们也在这种氛围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3.同学之间也自发地形成了学习小组。

包括房间的象棋、跳棋、魔方和大量的课外书,在孩子们完成作业后,可以自由使用,只要使用完归位就可以,有时还一起做一些小游戏。

图片

图:课间任明杰在和学生们玩游戏


喜欢室内活动的,任老师就和他们一起看书,一起聊书中的人和事;喜欢室外活动的,他就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打乒乓球、羽毛球、踢足球,无论他们喜欢什么,任老师都是陪练。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不再觉得学习只是一个老师在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而是觉得像是一个朋友在帮助他们成长。他们的作业越来越工整,有时候他们还专门从书中找一些难题来研究,就这样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任老师也没想到,他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给他们带来了这么大的改变。

润物细无声,他也终于明白了:当我们的教育目的越是隐晦的时候,就越能被受教育者所接受。

 溺爱导致惰性,要学会感恩——
“我们一起种菜,一起做饭!”

至此,心理问题得到了化解,学习习惯了也培养了起来,这些都在不断地塑造着他们的人格。

但是他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有些家庭可能并不富裕,但祖辈不想委屈了孩子,对他们反而是有求必应,过分宠溺,导致他们失去了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甚至在农忙时节,孩子们也不懂得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少有感恩之心。

为此,他利用周末、课下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开辟出了一块菜地,带着他们一起种菜、施肥、锄草、浇水……

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一起分享果实,并且多次开展《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教会孩子们做饭,体会劳动的不易,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们懂得感恩。

在主题班会上,他先自己示范一道菜的做法,然后让学生来试做,最后学生品尝,互相点评。

他带着他们一起制作美食。生日时一起做蛋糕,用清香与甘甜,祝福他们快乐成长;冬至时一起包饺子,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周末时一起包粽子,用美食慰藉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就这样,孩子们学会了很多的美食制作,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体验到了生活的幸福、劳动的快乐,提升了劳动技能。

把制作的美食端给家人,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把制作的美食送到村里的孤寡老人手中,学会分享并在分享中传递爱、传递温暖。

现在孩子们自理能力增强,他们做得快乐,吃得开心,开始变得性格开朗、积极向上,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随着班级劳动活动越来越多,学生提议:“老师,我们可以把这些做成一个纪录片啊!”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班里就有了劳动纪录片。

可以说,劳动教育也是他对学生进行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重要方式,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有次周末任老师需要外出培训,就把房间钥匙留给他们,当他回来的时候,学生竟然已经帮他打扫了房间,他说:“这是他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就行了。”孩子们却说:“老师,我觉得这就像我自己的家一样温馨。”真心换童心,童心换真心。

图片

图:任明杰在家访


在后续的家访中,家长也说孩子变得懂事了,开始帮忙做家务,自己炒菜。

原来劳动是本能,只不过这种本能需要特定的条件去激发,而任老师正是给他们创造了这种条件。

 “我们将来也要做老师”


其实,在乡村,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但任老师就像一位忠实育苗的园丁,不去抱怨秧苗的羸弱,不去抱怨土地的贫瘠,所做的,只是弯下腰身,小心的扶起每一株秧苗,用汗水去浇灌每一片土地——守望着、耕耘着、思索着、改进着、奉献着、收获着……

这些年来,他教学生取景拍照,留下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任老师给他们拍一张单照,然后邀请所有的学生和任课老师写上寄语,送给他们作为生日礼物;在每年的“六一”和12月1日,也就是每半年都会拍一次班级大合照,任老师用ps制作好,并且洗出来,每人发一张,留作成长的纪念;他和孩子们在这个村小一起享受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日子……有几个学生说:他们商量好了,将来也要做一位老师。

这就是教育的传承吧!当然,任老师也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将这种爱传承下去,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他的学生也会对他说:老师,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名老师。

图片

图:家长自发敲锣打鼓给任明杰送锦旗


当然,任老师虽然在一所村小,他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去丰富自己、积淀自己,每月一百万字的阅读量,涵盖语文教学、班级管理、文史故事、传统文化、名人传记等,也正是这些积淀,让他通过层层筛选,获得河南省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一等奖、河南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还参加全国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育人故事被选登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受邀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录制德育课程。

任老师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从小被关爱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懂得爱人,而陪伴就是对孩子爱的表现。’”

一朵花的开放,需要枝叶的相伴相生;一棵树的成长,需要水土的默默滋养。教育没有快捷方式,也是一个无法求得回报的事业,而任老师能给的滋养,就是陪在孩子们的身旁。我们也相信,任老师的陪伴,一定能让这些孩子们带着温暖,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