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教育资源保障中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11         浏览次数:13

各县(市)、区教育局,局属各学校,师大附中,市区各民办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25 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强化教育资源保障在数字赋能教育变革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及建设教育强市中的有力保障支撑,推进我市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创新应用及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教育数字化中心、教育装备创新应用及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指导和研究,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度全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申报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25年度新乡市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申报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及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与应用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推动教育数字化”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发挥市级教育资源保障课题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育变革创新,更好繁荣我市教育资源保障事业,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建设与高水平实现,为教育强市建设贡献研究力量。

   二、选题要求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为根本目的,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挥教育资源保障功能与作用,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装备创新应用和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选题。课题申请人可参照2025年度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选题方向(见附件1),根据本单位教育教学实际和自身研究基础与特长,自拟课题名称申报。

   三、申报资格及名额

   (一)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二)课题主持人须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副处级(含)以上行政职务或博士学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

   (三)课题主持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项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课题组成员同年度只能参与一项此系列课题的申请;已主持或参与省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省教科规划教育装备和实践教育专项课题未结项者不能申报。

对于基于数字化产品(软件、资源、平台、终端等)应用的实践类研究课题,鼓励学校联合社会团体或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申报和研究,发挥各方优势,有效推动优质教育数字化产品深度合理应用,共同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合作双方分别以“主持人单位”“合作单位”(仅限与学校开展实质性合作的社会团体或企业)共同署名申报。提供产品应用指导、技术支持等实质性工作内容的“合作单位”人员可作为成员列入研究“主要参加者”名单。此类研究须突出应用研究特点,坚持教育属性、服务教育改革创新目的,严禁任何商业属性、商业目的的研究行为和倾向。

    ()每个课题组成员不超过6人(含主持人)。

    ()各县(市)、区申报不超过3个课题,局属各学校限报1个课题。

    四、课题管理

   (一)课题申报由所在单位统一报送,不受理个人申报。

   (二)课题办对所有申报课题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课题由专家依据《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一般课题设计论证活页》进行匿名评审。《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5000 字。

    (三)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请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 3 年申报资格;课题如获立项即予撤项。

   (四)报送单位要认真审核申请书的内容,特别是严格审核申报资格、选题和论证的科学性及可行性、课题组的研究能力和必备条件等,确保申报质量。

   (五)本年度立项课题需在1-2 年内完成。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算起,延期结项或课题组人员调整需报省课题办批准。

   (六)课题主持人在研期间至少在CN 刊物发表一篇署名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论文须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联,同时注明“2025年度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课题名称+课题立项号”。

课题办将在课题中期管理环节,遴选培育可推广项目,打造数字化教育示范应用场景,切实发挥课题引领作用。

   五、课题申报

本年度课题实行网络申报。申请人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官网(https://www.hnergc.cn/)中部“课题申报”栏目版块访问课题管理平台,该平台为本次课题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

   (一)平台将于2025年 4 月 25日0时至 5 月 9 日24时上线开放,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平台开放前,课题申请人可从平台“资料下载”栏目或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官网“课题申报”栏目下载《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立项·申报书》(见附件 2,以下简称《申报书》)和《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一般课题设计论证活页》(见附件3,以下简称《活页》),做好“课题设计论证”和“研究基础”部分的准备。

   (二)课题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在平台上填写上传《申报书》和《活页》。《申报书》须在“所在单位公章”处加盖公章,全文扫描在一个文档中,以 PDF 格式上传至平台。

   (三)报送单位请于4月25日前将附件4发送至市教育资源保障中心邮箱jyzybzzx373@163.com。

   (四)联系人及报送地点

    1.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选题方向中第一、二、五项:

    联系人:张天向  15537361151

    报送地点:新乡市教育局520房间(教育资源保障中心

    2.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选题方向中第三项:

    联系人:张鑫  18937305552

    报送地点:新乡市教育局501房间(教育资源保障中心

    3.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选题方向中第四项:

    联系人:刘玲玲  0373—5081358

    报送地点:新乡教育局614房间(学生发展保障中心) 

附件:附件 1:2025年度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选题方向.docx

              附件2:课题相关表格.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