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组织基层党支部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2 浏览次数:1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我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7月1日,校党委组织基层党支部近50名党员前往平原示范区中原农谷和郑州黄河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实地感受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学习黄河自然史、文明史、历代治河史、新时期党和国家治河新理念和实践。校党委书记张银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刘齐晋等校领导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党员们首先来到位于平原示范区的中原研究中心,了解其作为中原农谷核心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功能布局,学习其聚焦中原地区重要农作物种业科学、绿色高效生产、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重大需求的内容意义,进一步感受科技助农、科技惠农的高效治理成果。

接着,党员们又参观了高标准农田区域服务中心。在智慧农业示范区,无人农机、物联网监测系统等“黑科技”让党员们直观感受到农业生产的数字化转型。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大省,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城乡共同富裕。这为全体党员筑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再次注入精神动力和不竭源泉。

随后,党员们走进中原农谷展厅。平原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冯正奎陪同参观并作相关讲解。党员们通过沙盘模型、数字影像和实物展示,系统了解了农谷的战略定位、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作为国家农业科技战略高地,中原农谷汇聚了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粮食加工等领域的尖端技术。党员们深入了解了小麦、玉米等作物育种的最新突破,以及无人机播种、智能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场景,深刻理解了为什么“中国碗”里装上了更多“河南粮”。


下午,党员们来到位于郑州的黄河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指出,“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黄河博物馆作为我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全面展示了黄河的自然概况、历史文化以及治理成就。校党委组织党员同志到此参观,就是为了学习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坚定文化自信。

党员们依次参观了“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等展厅,通过丰富的实物标本、历史文献、沙盘模型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了黄河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造福百姓的伟大实践。在“治河新篇”展厅,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的辉煌成就,党员们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黄河博物馆,党员们还开展了廉政文化教育,通过观看“黄河清风——历代治黄廉吏展”,了解了历史名臣如西门豹、于谦、林则徐、靳辅等治黄廉吏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勤政事迹。

在黄河博物馆参观结束后,党员同志纷纷表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黄河文化蕴含的“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高度契合。作为教师党员,要从中汲取奋进力量,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我校推进基层党建“三级联创”工作的一次重要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学习力和凝聚力。参加活动的党员同志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勉励,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心决心,“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的昂扬斗志,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关怀厚爱,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基础教育新篇章贡献附中力量!

(文/程惜    /史向阳  都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