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教育局关于“提升教学质量——上好每节常态课”的号召,我校高中部于9月23日开展了以“夯实教学根基、提升课堂质效”为核心的教学经验交流会。高中部主任刘毅,副主任李忠堂、刘付生出席活动,语文备课组长赵雪老师作优质教学经验分享。
赵雪老师以语文课为例,围绕“守住常规课堂、开展特色活动”,从课堂常规与特色活动两方面阐述如何上好语文常态课,同时提及教育认知与反思。
一、抓课堂常规:筑牢语文学习根基
赵雪老师依次分享她的早读管理经验、课堂教学管理经验、作文教学、试卷讲评策略等。
早读管理:提前布置背诵课文、文言实词等任务,通过抽查、听写等方式检验;额外补充作文素材、文言实词归纳等朗读背诵资料。
课堂教学管理:1.关注学生状态:及时提醒瞌睡学生,多次督促学生记笔记,课下抽查提问,检查是否掌握。2.设计思维活动: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实现思维可视化,如《琵琶行》用图形呈现音乐描写、《谏太宗十思疏》用图表梳理行文思路。3.借群文阅读发展比较思维,如对比《梦游天姥吟留别》与《登高》。4.培养批判性思维,如引导学生质疑《鸿门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文本内容。
作文教学:采用序列化教学,拆解议论文写作步骤训练;引入社会热点话题培养思辨力,推荐相关书籍;同时安排自由写作,如《我的阅读地图》《年度汉字总结》等,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情感与想法。
高效试卷评析:依据阅卷平台正确率数据确定重点题,中等难度题让高分学生讲,难题教师讲;展示典型答案让学生点评、打分、比较,串联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整理典型题并通过提问、默写巩固。
二、借特色活动:托举学生能力提升
除了教学方面,赵雪老师也注重借助学科特色,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特色活动。如借助学校的校庆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献礼校庆”诗歌创作暨朗诵活动;结合“辨识媒介信息”学习举办分享会;学《雷雨》后开展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分组讲解古诗词诵读单元诗歌,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与成就感。她还鼓励学生参加“语文报杯”“叶圣陶杯”等作文大赛及语文课文朗读比赛,强调过程中的锻炼与成长,多名学生获奖。
赵雪老师认为教育是“遗憾的艺术”,因学生个体鲜活且成长需求不同,难以实现教育教学实践的完美。但这份遗憾能促使教师保持敬畏,以复盘遗憾为契机,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追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经验交流结束后,李忠堂对本次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做出点评。
刘毅对高中部的教学常规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指明了改进的方向:
第一,认真研读课标,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从源头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第二,精心备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情境化问题导入、即时性课堂提问等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从“教师主导”转向“师生共建”,切实保障学生每一堂课的学习收获。
第三,加强集体备课,勿让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集体备课可以汇聚团队智慧,打破个人教学局限,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教师在交流中也能更新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第四,课堂上要倾注感情,只有教师认真对待课堂了,学生才会认真对待课堂。
第五,要简单记录教学反思,及时进行反思是对课堂实践的“复盘与优化”,既可以帮助教师精准定位课堂漏洞,也能帮助教师沉淀教学经验,跳出“重复教学”的固化模式,促进教师持续成长。
下一步,高中部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定期举办同课异构展示活动,在常态课中注重打磨教学细节,让每一节课堂都充满温度与深度,以扎实的教学行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根基,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贡献力量。